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精神,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,提高核心竞争力,以“办实事、受教育、长才干、做贡献”为原则,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素养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专业优势,参与家乡的经济文化发展建设,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做贡献。
我是永利yl6776计算机(本)2003班的徐佳宁,2022年1月11日,带领大家了解一下我家乡的文化特色,我的家乡位于临汾市襄汾县,丁村文化遗址就位于山西省襄汾县南5公里的汾河东岸,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带大家走进丁村,认识丁村,感受它古老的文化气息。
这里的每一座民居既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,又是一件珍贵的文物。他们静静地屹立在那里,为每一位来访者讲述着丁村曾经的故事......
古老的民居里,依然住着那些丁家的后人,在他们手上1260根线,不能错位或打结,一丝不苟。土布的织造传承久远。
丁村土布,又叫老粗布、手织布,是襄汾县丁村村民传承沿用的一种纯棉纺织品,有着几千年的生产历史。土布工艺的流程,往细了说,轧花、弹花、整棉絮条、纺线、打线、染线、落线、整花型、织布……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,大大小小72道工序。第一道工序——将棉花纺成白线,就是个高难度的活。没搓过的棉花要进行条状化处理,方便下一步纺织。将高粱秆裹住,像“擀面条”一样,来回碾压。如此往复,“寸劲很重要,双手发力要均匀。拿这个秆搓出来,很费工夫,但这是纺棉花的必要步骤。经过这样处理的棉花纹理会更加清晰。”接着,将棉花纺车固定好。左手拿着棉花条,从中扯出一根线头连接到转轮上,右手握住把手来回摇,棉花条就进一步分离成一根根细线。有了线以后,进入织布环节。“描龙绣凤不算巧,纺花织布挪粮草。”出错一脚就得拆了重做。像‘挪粮草’一样,可就太费劲了。耗时费力不说,光这织布机上的手脚配合,就需要小脑足够发达。
仔细看的话,土布制成品上的花纹还是有粗细之别,颜色也有深浅之分。确实,这就是手工布艺。要是绝对地均匀、一致,那是机器生产出来的。机器生产效率高,花样多。”
不仅有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丁村土布,还有花样繁多的面塑,花馍又叫面花,丁村人把加工成粉末状的谷物都称之为面,谷物加工的历史已有上万年,附近曾经出土过最古老的石磨盘,至今、同一形制的磨盘还在使用,石磨将谷物研成粉末,再用筛过滤掉粗粒杂质,真正意义上的面食才得以出现。山西是多山少川的内陆地区,蔬菜品种少家庭主妇们没有条件在副食上进行调剂。为了提高全家人的食欲,只好在各种面食的制作手法上变换花样,一样面食百样吃,加工成餐桌上的美食。这些花样众多的精致面食,无不让人感到纤巧细手的灵动和聪明睿智的丰富想象。《舌尖上的中国》剧组曾到丁村,采访拍摄了丁村的花馍和面食的制作过程,这让丁村的花馍的名声插上翅膀,飞遍了祖国的大街小巷。
手工制作工艺在我国民间有着悠久的制作历史,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,它以其悠久的历史、精湛的技艺、丰富的门类、传世佳作蜚声海内外,几千年来,传统手工艺产品始终是代表中华民族的一大特色产业。传统的工艺品既是文化艺术品,又是日常生活用品,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。
因此,我们应该好好发掘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,尤其是自己家乡的传统文化 。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,源远流长,我们作为现代社会的大学生,不要忘了祖辈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,我们要走进自己的家乡,好好学习好好继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。